在職場中,往往有兩種人。
一種人像死水一樣,整天佛系躺平,生活毫無波瀾;
另一種人則如沸水,全心全意做事,活得酣暢淋漓。
那些混日子的人,以為自己占了便宜,殊不知吃了大虧。
就像周鴻祎所說:
“給別人做事,做成了能獲得很多經驗,做不成也不損失什么,在公司混日子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。”
人生最大的浪費,就是在工作中混日子。
前段時間,朋友小何被公司辭退了。
她懊惱地說:“都怪自己一時糊涂,好在現在重新開始還不晚。”
剛進這家公司時,小何工作很拼,加班加點是常態。
沒想到發年終獎時,小何意外發現大家的獎金差不多。
有老同事勸她:“不用太拼,公司賺多賺少又和你沒關系。”
也是從那時起,小何的心態發生微妙變化。
她不再凡事往前沖,反正做得多錯得多,還不如不做。
尤其是帶了下屬后,小何終于有機會名正言順地指揮別人干活了。
她學會了“踢皮球”,甚至把本職工作扔給下屬去做。
一次,領導要小何做一份策劃,她像傳話筒一樣交給下屬,等下屬交上來后略加修改,發給領導。
小何樂得清閑,下屬也不敢抱怨。
可小何“皮球”踢多了,能力也被踢走了。
有好幾次給客戶提案時,小何的思路明顯跟不上,公司接到不少客戶對她的投訴。
其他部門的同事,也對她有意見,反饋她做事不積極。
業精于勤荒于嬉,小何習慣了混日子,最終被下屬所取代。
“混”的心態一旦開啟,就很難剎住。
時間一長,人就廢了。
正如《安全感》一書中所寫:
一只站在樹上的鳥,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,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,而是它自己的翅膀。
混日子的人,相當于親手剪掉翅膀,賠上自己的未來。
混得了一時,混不了一世。
當你混不下去的時候,再后悔可就晚了。
今天不努力工作,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。
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,混日子是件很輕松的事。
實際并非如此,精神上的空虛比忙碌的工作更能摧毀一個人。
混日子的人,通常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,就容易心生倦怠,感到焦慮煩躁。
對他們來說,上班是沉重的負擔,也是莫大的煎熬。
另外,混日子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很低,業績自然好不到哪里去,升職加薪也輪不上。
久而久之,他們要么離開公司,要么在消極心態中破罐子破摔。
網上有位博主,分享了自己的混日子經歷。
那時,她剛工作沒多久,就著手準備結婚,忙著布置新家、籌辦婚禮,基本沒有多少心思在工作上。
每周要交的文件,網上拼湊一下;
需要聯絡的客戶,隨便應付一通。
同事們低頭不見抬頭見,對她的偷懶了如指掌,可礙于情面看破不說破。
那段時間,她明顯感受到了身邊人的看輕。
領導覺得她不成器,不愿提拔她。
同事也覺得她沒前途,不愿靠近她。
更讓她痛心的是,就連愛人也嫌她不上進。
她這才明白,要是再這么下去,自己會越來越被動。
職場競爭這么激烈,要想發展得好,就得未雨綢繆。
正如《愛麗絲幻游奇境》中臺詞所言:
“你必須不停奔跑,才能停在原地。如果你想前進,就要加速奔跑。”
工作占掉我們人生的一大部分,如果你在工作中無所事事,事業心和價值感都會消磨殆盡。
而你在工作中找到樂趣、做出成績時,那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。
縱觀我們身邊混日子的人,大多喜歡抱怨。
他們把迷茫、心累掛在嘴邊,埋怨公司不公平、領導沒能力,卻從不知反思自己。
明明今天就能完成的工作,偏偏要拖到明天再做;
明明公司有很多培訓機會,卻一次次找借口不學;
明明內心不甘心一事無成,卻不想做好手頭的事。
對他們來說,昨天、今天、明天沒什么區別。
他們的人生就像陷入一場循環,每天都是一樣的節奏,固步自封,裹足不前。
反之,那些職場佼佼者,從不混日子。
在《經營最重要的事》一書中,硅谷投資家梅納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。
起初,他只是一名不起眼的保安,每天的工作是在走廊巡邏,給人指路。
他不甘心囿于現狀,于是自學編程。
當他幫公司破解了幾次系統后,順利從保安轉崗去做計算機安全業務。
后來,他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期間,公司的年收入翻了幾十倍。
梅納德的成績,得益于他的不斷折騰,當別的同事得過且過時,他始終在探索新機會。
他有個外號,叫“搞定先生”,就是專門幫公司解決疑難雜癥。
俗話說: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。”
出來混,遲早要還。
人生最遺憾的事情,不是失敗,而是我本可以。
職場是價值交換的場所,自律者出眾,懶惰者出局。
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前者,千萬別等到年老碌碌無為,才為年輕時混過的日子而后悔。
不混日子的人,不管在哪個崗位工作,都可以變成自己命運的CEO,實現人生逆襲;
而混日子的人,哪怕學歷和背景再好,也會在舒適區中迷失自我,變得泯然眾人矣。
那些混日子的人,本質上是不自信,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,于是在精神上畫地為牢,抹殺了未來的可能性。
珍妮特·溫特森曾寫道:
“以鮭魚一般的決心逆流而上吧!無論水流多么洶涌,因為這是你的河流。”
身處人生之河,難免遇見波濤駭浪,不要抱怨,不要逃避,更不要混日子。
我們經手的每件事,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,也是在為自己未來鋪路。
所以,千萬別在最該奮斗的年齡,選擇躺平。
與你共勉。
電話:0633-8875777
地址:山東省日照市迎賓路與正陽路交叉口西20米路北